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信息公开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基本信息 -> 年度工作计划 -> 正文

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0年工作打算

发布日期:2021-10-13  来源:   点击量:

四海资讯红足

(5月29日)

2019年,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紧抓立德树人,坚持内涵发展,正式立项建设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与安徽工程大学联合开展土木工程类专业全日制专升本人才培养试点,办学实力和水平再上台阶。现将总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治理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结合审计整改、巡视整改工作,制定学院《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办法》等15项制度,规章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二是加强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制定年度质量目标144个,梳理制度143个,建立程序文件72个,部门职责进一步厘清。三是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召开四届六次教代会,讨论通过学院《“十三五”规划(修订)》及子规划。四是推进审计整改工作。配合审计委、省审计厅做好对学院主要领导进行的审计工作,针对审计指出的5个方面14个问题,制定出74条整改措施。五是推进院办产业处置。完成振华所清算注销工作,督促驾培公司完成审计整改任务,依法依规经营。

(二)拓展改革路径,深化内涵建设

一是开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学习宣贯。开展征文活动和专题讲座,孙顺利书记和张国栋院长分别撰文、副院长王丰胜作《方案》解读,在教职工中掀起学习研讨热潮。二是多措并举推动《方案》改革措施落地。申报9个教育部1+X证书试点项目,与美国凯泽大学合作举办专科教育。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土木系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成功申报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全院现有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23个、订单培养班级46个。四是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开设了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新专业;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实现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零的突破。五是加强军地合作。获授武警部队“士官人才定向培养基地”,增开航海专业士官班,在校士官生规模达400余人。六是发挥职教集团平台作用。当选中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举办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职业教育分会2019年会。

(三)聚焦综合素质,提高育人质量

一是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师生参加技能大赛共获国省赛奖项129个,其中国赛一等奖2个,省赛一等奖20个。汽机系程杰等6名同学在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上,与185所本专科院校同台竞技,获得2个国赛一等奖。学院招生就业两旺,完成面向社会人员招生等五类招生4400余人,高考录取分数线在省内高职院校中排名第4,在校生突破10000人。2019届2552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7%,62人应征入伍,165人通过专升本考试。三是发挥综合素质测评引导作用。评出院级先进班级27个,优秀学生干部429人次,“三好”学生406人次,各类奖学金6882人。四是重视学生实习实训工作。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轨道交通车辆综合实训平台、“顺丰”实训基地等实训场地,有效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五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完成创业模拟实训8个班次240人,14人创业成功。六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针对士官班开展军政训练,学院男女篮球队在安徽省高校篮球赛中双双折桂。

(四)把握关键因素,优化教师队伍

一是促进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2019年全院立项中央、省级教科研项目40项、校级项目20项,完成31项项目结题验收,对外推荐专家人才14人次。二是一批大师、名师涌现。土木工程系教师叶生《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填补了学院此项工作的空白。航海系王在高等3名老师获全国航海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航线设计一等奖。建立了杨爱喜智能汽车方向大师工作室,引入了6名专业技术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专业带头人。三是加强教师专业实践。规定专业课教师每年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时间不少于30天,方晶晶等24名教师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五)改善办学条件,提升综合保障

一是改善教学条件。投资240万元,升级改造多媒体教室,扩容校园网络带宽,校园网出口带宽达到1.2G。二是改善生活保障条件。投入1500余万元用于学生宿舍和南区礼堂维修、校园环境美化等项目,加强食堂监管、更换物业管理方,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消防隐患巡查,举办扫黑除恶、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活动,开展防灾减灾演习,防溺水、防盗、防诈骗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四是加强应急值守工作。针对开学、毕业、高考、技能大赛等重要活动以及各类敏感时期,院领导带队开展应急值守,确保安全稳定。

(六)发挥资源优势,拓展社会服务

一是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完成2400人次度全省交通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水手、内河船员等培训650人次,实现培训收入近90万元。承担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等社会服务考试12场26000人次。二是推进对口帮扶工作。支持驻村工作队争取政策资金300万元、学院投入30万元用于村内绿化、道路排水等。韦兵同志代表省厅参加援藏工作。三是开展教育扶贫。完成革命老区建档立卡学生招生考试,为216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450万元。

(七)压实防控责任,做好疫情防控

一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召开30余次线上线下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交通运输厅、省教育厅重要文件精神。二是压实防控责任。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孙顺利和院长张国栋组长,副院长王丰胜任办公室主任和应急处置突击队长,各系部负责人为成员,对校园实行网格化管理,10余次修订“两案八制”,把防控责任压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师生,构建起师生防疫共同体。三是落实防控措施。主要领导同志定期巡查门岗、宿舍、食堂等重点场所,严格落实封闭管理、晨午晚检、校舍消杀、“日报告 零报告”等制度,将家属区与教学区隔离,加强食堂、超市管理,针对18名发热学生,严格按照应急处置流程送医、隔离观察,截至目前还未发生聚集性发热现象。四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线上线下结合、错峰错时上课,创新网络就业服务。五是加强思想教育,上好“返校第一课”,开展传染病防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党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抓实党建重点,强化党的领导

一是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制定学院《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决策程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全年召开党委会86次,党政例会38次。二是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增选组织人事处处长杨先奇为院党委委员,充实完善领导班子配备。完成6个总支、23个支部换届,19个教研室实现党支部全覆盖。三是巩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成果,加强教研室党支部“双带头人”建设,以标准化建设带动教研室“双基”建设。城信系党总支、教务处党支部分别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名单。

(二)开展主题教育,坚定初心使命

一是学习教育有目标。聚焦初心使命,重点学习了《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重要文献,及时跟进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党员干部对标先锋模范的能动性进一步提升。二是调查研究有收获。院领导班子深入系部、企业调研,与300余名师生和企业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发放调查问卷600余份,形成了5个方面详实的调研报告。三是问题检视有方向。院党委对照党章、《准则》《条例》,聚焦18个是否,结合8个专项整治,系统梳理出12个问题,提出整改措施29条。班子成员梳理问题39个,提出整改措施63条。四是整改落实有成效。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落实了推进新校区建设、加强食堂监管、更换物业管理方等多项整改措施,制、修订了《院系领导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等13项规章制度。

(三)抓牢育人根本,落实立德树人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召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27次,79名中层以上干部和支部书记参加专题培训。二是出台《关于进一步抓好交通运输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六个方面明确了育人目标和措施。三是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出台学院《宣传管理工作规定》《新媒体管理规定》。四是抓好思政工作。14个党建思政研究课题立项,切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五是激发爱国热情。学习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院领导班子和师生共同参加“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拍摄快闪视频参加了教育部优秀思政教育网络作品评选。六是坚持“三全育人”。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书香交院,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

(四)聚焦党管人才,严管选人用人

一是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2019年选拨任用了7名正科级、2名副科级干部,配合省厅完成4名副处级干部期满考核工作。二是规范工作程序,落实“凡提四必”要求,严格执行交流、回避、试用期、任期、退休、请示报告等制度。2019年交流轮岗干部11名,其中副处级3名,正科级5名,副科级3名。三是完善激励机制,激励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担当作为,2019年遴选校内专业带头人31名,骨干教师51名,共有 19名教师获得职称晋升,其中申报正教授1人,副教授9人。四是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如利用暑期组织中层及以上干部参加同济大学举办的现代职业教育研修;利用寒假面向全院教职工开展现代职业教育能力提升培训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表彰了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25人,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

(五)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廉政工作

一是有力落实“两个责任”。与各系部签订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对党员干部进行了党风廉政集体约谈,党委会4次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二是有效营造廉政氛围。开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再深化专项行动、主体责任纪实工作。推出《师德动漫》《清风交院》等系列廉政文化原创作品,廉政微电影《手中笔》入选“安徽廉洁文化精品库”。三是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受理信访举报4件,上报了结3件;给予1人诫勉谈话。配合省纪委、驻厅纪检监察组等开展有关案件初核、了解工作。督促接受上级纪检部门约谈函询的6名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上作出说明。四是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持续强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在主题教育中开展8个专项整治和2个集中治理。

(六)聚焦作风转变,提升工作效能

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对学院重要部署、决定及重点工作进行定期督办,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积极开展效能建设。对学院教职工上下班纪律等情况进行暗访督查,对1名同志无故长期不到岗情况作自动离职处理。三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务用车实行节假日集中封存、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等制度;公务接待按照实行“三单”审批制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对照初心使命,对标发展愿景,学院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和矛盾:一是新校区选址未定。虽然统一了教职工意见,初步确定新桥产业园为新校区拟选地址,但是在土地指标、项目建设规划、资金筹措方案等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调。二是干部配置和机构设置不到位。学院班子配备4人,领导班子职数不足,未按要求设宣传部、思政部等内设机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把牢一个方向,夯实领导基础

要加强党的领导,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一是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对照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要求加强系部组织建设。三是深化主题教育检视问题、审计反馈问题的整治整改,做好接受省委巡视准备。四是压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二)聚焦两个目标,提升办学水平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化内涵建设。一是围绕立德树人目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阵地监管,促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打造“三全育人”体系。二是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对标“职教20条”要求,落实学院《关于进一步抓好交通运输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的目标措施,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创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三)打造三支队伍,提供发展保障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选用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健全《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主动担当作为的实施办法》,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三是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学工人员考核体系,提升工作能力。

(四)突出四个重点,确保稳步推进

一是抓招生就业,特别是把面向社会人员扩招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二是抓新校区建设,积极协调选址,争取尽快启动。三是抓社会服务,全力满足行业培训需求,积极做好对口帮扶。四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教学生活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