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厅《关于提供2018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报告起草素材的通知》要求,现将学院2017年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概括如下:
一、2017年工作完成情况
1.围绕两个“强国”目标,抓好顶层设计。学院围绕教育强国目标,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瞄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了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汇编文件,制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着力构建规范、科学的内部管理体系,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机制。围绕服务交通强国目标,按照省厅部署,就如何发展交通职业教育,提高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提升行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草拟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
2.围绕两个关键环节,抓好育人工作。招生和就业是学院工作的两个关键节点。2017年共招生2534名,报到率93%,在省内高职院校中处于前列。为促进就业,学院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加大实操、实训、实习在教学中的比例,订单式培养和现代学徒制探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2017届毕业生实现就业2390人,年终就业率达到95%。121名大学生应征入伍。首届士官班共输送32名合格毕业生到武警交通部队,荣获安徽省教育厅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并在全省大学生征兵工作督导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发言。2017年学院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全面丰收,共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各类省级奖项42个。
3.围绕两类党建任务,抓好组织保障。2017年既是党建常规工作持续深化的一年,也是党建工作继往开来走进新时代的一年。学院一方面按照年度重点任务安排,扎实做好高校“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序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警示教育,贯彻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完善廉政监督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围绕当前核心政治任务,扎实做好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活动,成立了宣讲团,出台了实施意见,按照学校特点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宣讲活动。
4.围绕两支队伍建设,抓好发展基础。学院积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和管理服务人员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新招聘入编工作人员20人,完善了青年导师制、教学督导制等基本制度,特别是实施了教师职称评定的重大改革,对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素质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在管理服务人员方面,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一次性将院聘人员转为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现有劳务派遣人员51人,大大增强了用人制度的灵活性。
二、当前问题分析
1.办学条件不足。学院总面积仅300亩,生均占地面积远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58m2,2004年曾因校园面积不足受到教育部黄牌警告,现计划整体搬迁,但是在资金、土地、规划、建设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难题。学院教室信息化水平较低,学生宿舍条件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2.人员配备不足。学院整体缺编较多,生师比偏高。学院核准编制472人,现有在编人员381人,空编91人,部分新设专业教师和关键管理岗位人员较为紧缺。学院领导班子职数偏少,没有配备专职副书记,也不符合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
3.创新动力不足。十九大提出职业教育要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控制、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工作中,面对复杂问题,攻坚克难的勇气不足,开拓进取的精神不够,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多,需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大力强化内涵建设。
三、2018年主要工作安排
1.以学习贯彻为重点,谋好党的领导作用发挥。学院党委将按照中央、省委和交通运输厅党组、省委教育工委要求,发挥在学院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的热潮。积极落实省委关于通过大学习、大宣讲、大培训、大调研、大落实,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的部署要求,推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我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做到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相结合,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相结合,与学院争创优质职业院校目标相结合,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结合,与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相结合,与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相结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2.以教学改革为中心,谋好人才培养工作提升。把教学诊改工作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拟定科学规范的诊改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建立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控机制。在重点建设五大特色专业群的基础上,总结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继续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整合、优化学院内部教育教学资源,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围绕学分制改革,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调整院系两级管理职权,配套财务管理与评价体制,推行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确立系部的办学“主体”地位。
3.以服务能力为保障,谋好软件硬件建设发展。探索信息化与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化校园数据平台,整合现有办公业务平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南区学生宿舍4号楼、北区运动场看台及附属用房、综合实训楼工程建设。针对校园面积不足的问题,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拿出新校区建设的可行性方案,争取早日提上日程。围绕招生、就业、困难资助、实习实践等关键环节,提升服务意识,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4.以人才队伍为基石,谋好战略目标全面推进。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加快优质职业院校建设的步伐。结合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工作,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提升管理效能。促进教师队伍成长,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导师制”,依托深度合作企业,面向企业、行业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能大师、技术技能人才及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积极打造以校内教学名师和行业企业专家为核心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共同参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技术服务,共同实施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