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信息公开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基本信息 -> 年度工作计划 -> 正文

2021年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发布日期:2022-10-11  来源:   点击量:

四海资讯红足

(2021年11月30日)

一、2021年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聚焦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会20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及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等内容。二是抓好基层党建。全面实施“双带头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工程,深化“三基”建设,开展党建工作“找差距、抓落实、提质量”专项行动。三是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构建覆盖全体师生的学习教育体系,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清明祭英烈”等形式多样的红色学习活动,各级党组织集中学习183次、研讨78次。实施“我为师生办实事”项目39项,目前已完成30项“办实事”项目。四是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先后开展10次专题学习、3次研讨交流,通报典型案例12个,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守初心、明法纪、知敬畏”专题警示教育、“知敬畏、守法纪、作表率”专项行动、“大起底、改到位、建机制”专项行动,深入推进进一步修复政治生态工作,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五是扎实推进巡视整改。针对省委巡视高职高专第二十一组巡视院党委反馈的4项共29个问题,制定整改举措114项,目前已完成问题整改25项,基本完成整改3项,正在推进1项。中央巡视反馈的9个突出问题,全部按照时限整改到位。

(二)聚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开展合作办学。与安徽工程大学联合开展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与美国凯泽大学、韩国大真大学共建国际合作本科班。二是加强专业建设。筹备建设航空维修与服务专业群,新增无人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空中乘务、直升机驾驶技术专业4个。三是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了岗课赛证相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重新修订和优化195门课程标准建设,将课程思政元素充分融入专业课教学内容。四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培养和订单培养,土木系累计10余家企业签订了《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协议》,城信系为合肥地铁定向培养城市轨道专业技术人才。我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初次就业率达93.07%。五是注重职业技能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共有17个“1+X”证书项目,覆盖专业30个、学生1645名。学生参加B类以上技能大赛共获奖42项,其中一等奖10项。

(三)聚焦三全育人格局构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突出思政引领。制定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和3项思政工作制度,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培育单位、教育部提质培优“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建设单位。二是“五育”并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设劳动必修课、艺术选修课,并列入学分管理,获第20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乙组800米冠军。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庆祝建党 100 周年主题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书画摄影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四是注重实践教育。开展疫情防控、抗洪抢险、“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疫情期间,64名成绩突出的青年先锋受到表彰。

(四)聚焦教学科研资源共享,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一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交通强国、“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交通运输类专业集群建设,交通运输类专业招生人数占比80%以上。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申请投入专项资金357.85万元,对帮扶村道路等进行提升改造。二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安徽“三地一区”建设,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现已建设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团队2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三是服务行业企业发展。面向交通运输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2021年社会培训10000人次以上,技术服务到款额800余万元。四是服务军民融合。2021年,学院获授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招收退役军人总数达到899人。制定《定向培养士官军政训练管理办法》,士官班人数突破800人。

(五)聚焦现代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治校水平。一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制度、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全年召开党委会48次、院长办公会32次,严格履行重大事项意见征求、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决策程序。二是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制、修订《采购管理办法》《教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28项 ,启动全院性的制度“废改立”工作。三是推进民主管理。召开五届一次、二次教代会(工代会),规范学院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常设性咨询机构运行机制,教职工民主管理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完善上下衔接、左右呼应的目标体系,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和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开展常态化教学检查督查,提高管理能力。

(六)聚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进一步促进事业跨越发展。一是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科学研判学院发展形势,以及我省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要,经过10余轮专家论证、意见征求和会议讨论,编制并发布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二是推进新桥校区建设。6月,新桥校区项目建设获批,截至11月底,已完成概念性规划设计、招标代理服务机构、监理及项目管理一体化等项目招标工作,启动了勘察、规划设计、土地收储等工作。三是推进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成立工作专班,对关键性办学指标采取项目管理。截至目前,77项办学指标已达标47项。四是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4月,学院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9类、60个项目获省教育厅批准,学院制定了建设方案,投入2400万元建优建强7大专业集群。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快。学院在相关指标上还存在短板,特别是在办学体制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激励措施,深化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科研服务、就业创业各方面改革。

二是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受限于机构编制问题,学院内设机构与教育主管部门要求还有差距,二级管理的效能还未充分发挥。在教学部门去行政化、自主公开招聘、干部调整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协调和支持力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好党建引领,把牢办学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一是加强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宣贯,引导师生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提升“双带头人”素质能力,积极培育“样板支部”“标杆院系”。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健全“三全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是优化政治生态。紧抓关键少数带动政治生态修复,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巩固巡视整改成果,一体推进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完善。

(二)抓好四大工程,确保高质高效。

集聚全院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四大重点项目。一是抓好新校区建设工程。加强统筹调度,高标准实施,确保及早动工建设。二是抓好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板,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按时完成。三是抓好提质培优工程。进一步提升专业群、教科研、实习实训、思政等建设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四是抓好治理体系优化工程。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三)抓住四个重点,深化教育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我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一是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推广项目式、情景式、模块化教学,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完善“专业教师进企业,技能大师进校园”双向交流机制,探索编制周转池制度改革。三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挥职教集团平台作用,推动校企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推广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培养。四是拓展社会服务。利用学院优质教研资源,大力拓展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完善兼职兼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