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红足
2020—2021学年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安徽省教育厅:
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度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皖教秘〔2021〕375号)文件要求,我院依据各系部2020—2021学年信息公开情况编制本报告。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清单事项公开情况表七个部分。现将我院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如下,所列信息公开数据统计期限为: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
本学年,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历届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省教育厅、省交通厅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要求,持续优化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不断拓宽信息公开渠道,积极回应师生和公众诉求,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加强信息公开具体工作机制建设
信息公开工作在党政主要负责人统一领导、院办公室牵头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框架下,着力加强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对照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根据我院机构设置情况,将“清单”所列事项逐一对应到相关职能部门,并明确本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人;二是院办公室对“清单”各事项对应的职能部门进行备案,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沟通交流;三是坚持信息公开工作与依法治校、工作作风建设紧密结合。
(二)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开创信息公开的新途径
学院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各部门加强数字化建设的同时,搭建起新的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开创了新的信息公开途径。
(三)学校主动公开各类信息的方式
学校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办公OA系统、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以及各职能处室、各系部网站等网络形式;校报、文件、简报、简章、学生手册、统计报表等纸质资料;校园广播台、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等媒介。
二、主动公开情况
(一)校园网信息公开发布情况
我院把校园网作为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及时准确发布学院重大事件和重要信息。2020-2021学年,学院门户网站新增信息2006条,其中学校信息公开专栏公开信息32条、综合新闻246条、招标公告144条,专题网站中新增招生信息 101条、就业信息 136条。
(二)利用新媒体等其他载体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1.通过学院OA系统,本学年度公开校级文件275件,协调部署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发放《学生手册》3600余本,印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等,为师生服务。
2.充分利用《安徽交院》、广播台、宣传橱窗等阵地,发布学校新闻要情,使学校师生员工及时了解院务活动情况。编辑出版《安徽交院》7期、《绿色的记忆》1期,编辑制作广播节目1200余期。
3.使用微信等媒体平台,创新开展信息公开工作。学校官方微信成为发布学校各类信息、宣传学校工作的重要平台,微信关注数达14262人,官方微信发布信息654条。
4.学院校园网设院长信箱服务平台,年度共接收师生咨询意见建议6条,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关注并回复师生意见,部分信息直接转呈院领导督办,保证信息公开渠道畅通。院长信箱已逐步成为社会公众及在校师生与学校联系沟通的重要窗口。通过院长信箱的反馈,切实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实际问题。
(三)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1.招生信息公开。在教务处和招生网中,开设了包括招生计划、招生条件、录取规则、招生咨询等内容。学校严格遵照教育部实施阳光工程的相关要求,坚持做到组织机构建立健全、阳光工程落实到位、招生宣传广泛开展、招生进程严格有序、调整计划使用透明,招生信息公开,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地有序进行。
2.财务信息公开。学校的财务与财务管理制度均通过校园网向社会公布。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财政性资金、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通过教代会审议,同时公布在信息公开网;教育收费项目、标准、依据、投诉方式等除了通过网站公开外,还在新生通知书、学生手册中注明相关内容,便于每位学生了解收费相关内容。学院收费未发现违规违纪现象,未收到举报投诉 。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学院编制、公布了学院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公开目录。目前社会公众和师生员工的咨询以电话、邮件和院长信箱服务平台为主,2019- 2020学年中没有收到信息公开申请,未发生因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或减免费用的情况。
四、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
学校将信息公开工作置于社会公众和师生员工的监督之下,广泛听取社会公众和师生员工的评议意见和要求。广大师生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比较满意。
五、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
2019-2020学年度,未收到针对我院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复议、诉讼等情况。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信息公开是一项综合性、基础性工作,目前学院信息公开工作仍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如信息公开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时效性需进一步提高等。下一步,学院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力度:
(一)健全和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切实把信息公开纳入日常管理工作范围,加强信息公开业务学习和培训,注重横向联系、纵向指导的沟通协调机制,提升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整体水平。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和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二)营造“大信息”环境
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教学科研、教育管理、校园生活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建立高效便捷、师生满意的信息公开环境。在不断加强基础信息、技术信息建设的基础上,从大信息的角度,更好地宣传、反映、塑造学校形象。通过公共媒体宣传和信息报送机制等方面做好学校的宣传工作,使信息公开工作与各部门、各学院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出具有亮点性、特色性、引领性的专题。同时,增强信息意识、开拓信息资源,加强协作联动,努力推进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
(三)丰富和拓展信息公开内容渠道
遵循“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理念,以涉及学校师生切身利益和社会关注度高的信息为突破口,深入推进不同领域的信息公开。发挥信息化渠道的重要作用,对于面向全校师生、量大面广的服务类办事指南、办事流程等,做好全面、细致、规范的公开公告,建立查询体系。同时,进一步增强过程信息的透明度,体现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的过程。
(四)加大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力度
充分发挥学校纪检监察部门、教代会和师生员工的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对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的检查,适时通报检查情况。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公开的评议工作,根据评议结果改进学校信息公开工作。
七、清单事项公开情况表
对照《四海资讯红足信息公开目录》,逐项对照列出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网址链接,详情见附件。
本报告的电子版可以通过四海资讯红足信息公开平台(http://192.168.4.188:777/)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四海资讯红足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联系电话:0551-63416906。
附件: 《清单》事项公开情况表
2021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