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工作能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水平心理自助与助人能力的心理委员队伍,我校举办了第十二期心理委员培训班。开班典礼于4月12日下午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顺利进行。学生处处长喻谨、专兼职心理老师出席了开班典礼,我校2016级心理委员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成员等90余人参加培训。

典礼上,喻处长对心理委员制度的背景、素质要求和重要价值做了简单介绍。她强调,心理委员是我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中重要的基层工作人员,在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她对心理委员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珍惜学习机会,遵守培训纪律,按时参加培训;二是明确工作职责,提高责任感和荣誉感;三是通过培训收获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实践,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最后,她鼓励心理委员要真正做到有心人,多在班级中开展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同学度过情绪低谷和难关,发挥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

开班典礼结束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鲁晓云老师主讲培训第一课《丢手绢和找朋友》,课程围绕“如何做好一名心理委员”展开,阐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心理委员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做了详细讲解,介绍了开展班级心理健康工作的途径、方法和原则。她要求大家要多多帮助身边的同学,让心理委员成为同学们的“知心”伙伴、心理观察员、活动组织者和信息沟通的桥梁。

陈秀娟老师主讲第二课《朋辈心理辅导的技能与方法》,对朋辈心理辅导的基本理念和技巧、朋辈辅导员的职责、大学生常见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做了具体讲解。
据悉,本期培训班为期一个多月。培训形式多样,既有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又有拓展体验和成果汇报,理论与实践交叉,体验与感悟同行;内容涉及心理委员的职责和原则、朋辈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机制、团体辅导的技能等。培训结束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将对所有学员进行考核。
(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