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大赛筑梦青春 技能助力成长

作者:学院新闻管理员来源:阅读次数:日期:2015年06月20日 打印

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进行中,而这项全国性职业教育学院学生竞赛活动,作为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职业院校技能赛事,像奥林匹克运动一样吸引着高职院校和学生。围绕“职业教育助我圆梦”的主题口号,记者采访了我院副院长王丰胜。

要求高

对于今年我院的参赛情况,王院长表示基本满意。他说每年学校都会早早下发关于技能大赛选拔的文件,目的在于能够让老师和同学早早的意识到这件事,提前在学校里营造出技能大赛的氛围,引导同学们的学习方向;学院对报名参赛的学生进行笔试,考察其理论知识选拔选手,紧接着对参赛选手进行为期数月的实际动手能力培训,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有很大帮助,正真做到“以赛促学”。大赛不仅对学生起到“以赛促学”的作用,对教师更是起到“以赛促教”的影响。一场大赛从事先的选人到培训再到最后参加比赛,指导老师要付出很多心血,他们需要对竞赛规则、仪器设备非常熟悉,对比赛的评判标准,要进行了透彻的研究,还要对各项专业技能都了如指掌,这对之后的教学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学生能获得什么样的成绩,完全取决于老师的水平,现在高职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双师型”队伍的建设,要求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教师既能教学著书立说,也能参与工程实践解决一线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同学们在平常教学中接触到实践的机会很少,有些操作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通过选拔出来代表学院参赛的选手,他们经过严苛的训练,熟练的掌握各项技能,能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解决遇到的问题。他们的成功来自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更离不开大赛给他们提供的平台。

影响大

“国家对大赛获奖者有什么样的优惠政策,会给学生带来哪些影响?”王院长称:“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获一、二等奖的选手,可以直接保送本科,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有机会获得高级技师的称号,表现特别优秀的甚至能获得五一劳动奖。”国家这些政策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对技能型人才的渴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当今社会太注重学历,导致高职院校不被重视。在招生上高职学校也不具优势,很少能招到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随着如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办和国家现在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渐渐的改变了人们对高职院校的看法。而且技能大赛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声誉和影响力有着重大意义。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以技能为载体,有效促进技能训练,推动课程改革,优化专业教学,加强专业建设;为学生就业、提升竞争力创造条件、搭建舞台。“同学们应该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在训练过程中,磨练团队协作能力。”王院长如是说。“对于高职院校老师需要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职业技能大赛体现出对职业教育的先进性、实践性、综合性要求,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一个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不止涉及到一个课程、一个专业。因此,需要老师之间的跨专业合作,形成指导团队,这一过程对于教师之间的专业理解和认同,产生跨专业的新理念、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王院长为记者分析着为何要举办这样高水平的技能大赛。

挑战多

“参加技能大赛不仅对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提出很高要求,对于其他的教学工作还会有什么影响呢?”针对这一问题,王院长顿了顿说“比赛中设计的故障都是生产实践中常遇到的难题,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结合实践,针对当前专业最常遇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教学。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紧跟时代潮流。”

“但是,技能大赛也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大赛的普及面不够广泛,每年的比赛项目都不能创新,不能针对每个省份的特点进行比赛项目的设定;国家关注力度不够高,而且经费大多来自赞助,有些项目工具的使用不具有普遍性。甚至出现为比赛而比赛的情况,这些问题希望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王院长说。希望参加技能大赛的同学们珍惜这样的机会,通过大赛不断地加强素质培养,努力学习技能知识,引领技术,在日后的工作中成为行业的精英,为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榜样。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形成重视培训、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也祝愿更多的学子通过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记者团 许伟)

上一条:学院第一届信息化教学大赛如期举行

关闭

"; window.document.write(printStr); window.document.close(); //这句很重要,没有就无法实现 window.print(); }

学校地址

新桥校区地址:安徽新桥国际产业园寿州大道16号

版权所有:四海资讯红足_5123五湖之利取四海之财

联系电话

院办电话:0551-63416906

招生办电话:0551-63444228

微信公众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210号版权所有©四海资讯红足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42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