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各部门:
近年来,在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财政不断探索创新 项目预算编制管理方式,取得了积极进展,项目结构不断优化, 资金效益不断提升,有力保障了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 实和部门依法履职需要。但与预算管理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 新要求相比,省级部门项目预算编制管理仍存在一些不足。为进 一步规范和加强省级部门项目预算编制管理,从编制2019年预算 起,省级部门项目(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和省本级项目)全面实 行“大专项(大类别)+任务清单”预算编制管理方式。现就有
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 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按照
“建立全面规范透玥、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 施绩效管理”要求,进一步创新预算管理方式,加大省级部门项 目清理整合力度,优化项目结构,加强项目管理,全面实行“大 专项(大类别)+任务清单”预算编制管理方式,打破项目“只 增不减”固化格局,提高部门和市县统筹使用资金的能力和空间, 增强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 率和使用效益。
(二) 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省级部门项目数量较多、交叉重复、 结构固化、难以统筹等问题,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明晰项目保障 范围,创新编制管理方式,构建分层次、分维度分类体系,推进 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
严格编制方式。预算部门本级及其所属预算单位(以下简称预 算单位)按照“大专项(大类别)+任务清单”预算编制管理方式 编制省级部门项目。建立健全任务退出机制,动态管理任务清单。
突出绩效优先。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大专项(大 类别)和任务清单绩效管理机制,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建立预算 安排与绩效结果挂钩制度,推进绩效目标和绩效结果公开,切实 提高财政资金绩效。
平稳有序推进。在保持现有省级部门项目管理主体、保障内 容、政策目标、分配方式等总体不变情况下,有力有序推进各项 工作。除法定涉密信息外,大专项(大类别)相关信息按规定及 时向社会公开。
二、主要内容
(一)预算编制管理方式。
1.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
设置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大专项。预算部门对现有省对下专 项转移支付进行全面清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 有关决策部署,科学设置本部门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大专项,明 确大专项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绩效管理、执行期限等。原则 上,预算部门设置1项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大专项。
设定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任务清单。在建立省对下专项转移 支付大专项的基础上,预算部门根据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大专项 应当保障的国家和省有关决策部署等内容,合理设定省对下专项 转移支付任务清单。任务清单区分约束性任务和指导性任务,约 束性任务主要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实施的 任务,其他任务为指导性任务。每项任务要有明确的设立依据、 绩效目标、扶持对象、补助标准、执行期限、经费需求,以及任 务完成后形成的民生改善、工程建设等成果。
2.省本级项目。
设置省本级项目大类别。省本级项目分为日常运转类、修购 建设类、活动培训类、补贴补助类、事业发展类五大类别。曰常 运转类主要指单位为履行职能、完成工作任务,安排的经常性支 出;修购建设类主要指大型修繕、大型设备购置、基础设施建设 等方面的支出;活动培训类主要指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的重大 活动、会议,以及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专项培训等方面的支出;补 贴补助类主要指对企事业单位、个人和家庭等的补助支出;事业 发展类主要指单位为完成特定事业发展目标,安排的一次性或阶 段性支出。预算单位对现有省本级项目进行全面清理,结合单位 主要职能和工作任务情况,科学设置本单位省本级项目大类别, 明确省本级项目大类别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绩效管理等。
设定省本级项目任务清单。在建立省本级项目大类别的基础 上,预算单位根据省本级项目大类别应当保障的正常履职及事业 发展所需等内容,合理设定省本级项目任务清单。任务清单中的 每项任务要有明确的设立依据、绩效目标、实现路径、执行期限、 经费需求,以及任务完成后形成的商品和劳务等成果。
(二)预算编制管理要求。
1.规范编制程序。“大专项(大类别)+任务清单”的编制 按照省级预算项目储备有关程序执行,全部纳入省级部门预算“四 库一平台”编制系统(预算基础信息库、预算编制政策库、预算 项目库、预算评审库和预算编制平台)严格规范管理。预算部门 按规定做好大专项(大类别)和任务清单的申请、组织论证、申 报备选等工作。
务清单预算绩效管理,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加大绩效评价力度, 将绩效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逐步开展大专项(大类别) 整体评审论证。加大任务清单评审论证力度,新增任务、人大审 查和审计监督提出意见的任务、执行期限超过5年的任务,以及 其他资金数额较大、社会影响较深、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任务等, 原则上纳入评审论证范围。
细化编制要求,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大专项原则上细化编制到相 关市、县(区);省本级项目大类别细化编制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 科目、支出经济分类款级科目。
5.动态管理任务清单。除曰常运转类任务外,原则上任务清 单每项任务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最长不超过5年。预算部门要 及时清理取消任务清单中政策到期、绩效结果较差、执行条件改 变等不再符合大专项(大类别)支持方向的任务,及时补充新增 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最新要求的任务,确保中央 和省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点项目纳入任务清单予以保障。
三、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省级部门项目全面 实行“大专项(大类别)+任务清单”预算编制管理方式的重要 意义,切实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认识,用改革的思维、发展的理 念,为工作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二) 落实主体责任。各部门是本部门预算编制主体,要切 实理顺内部业务与经费管理关系,加强内部处室(单位)协调配 合,务实工作举措,细化工作任务,形成工作合力,高质量推进 各项工作任务。
(三) 强化工作基础。各部门按照省级部门项目全面实行“大 专项(大类别)+任务清单”预算编制管理方式有关要求,对部 门内部预算编制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订和完善。加强内部 宣传和引导,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良好的部门预 算管理氛围。
(四) 做好编制衔接。各部门在2019年预算“一下”后, 根据下达的预算控制数,按照“大专项(大类别)+任务清单”预 算编制管理方式要求,科学编制2019年省级部门项目预算,确保 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本《通知》下发后,《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完善省级部门预算项 目支出及经济科目编制的通知》(财预〔2015〕558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