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信息公开首页 -> 信息公开年报 -> 正文

四海资讯红足2023—2024学年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4-10-29  来源:   点击量:

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9号)、《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教办函〔2014〕23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教育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指引目录>的通知》(皖教秘〔2022〕478号)文件要求,四海资讯红足编制了2023-2024学年度信息公开报告。

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情况、重点工作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因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清单事项公开情况表八个部分。现将我院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如下,所列信息公开数据统计期限为:20239月1日至20248月31日。

一、概述

2023-2024学年度,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继续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将信息公开作为促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平台建设、优化发布解读渠道,及时主动回应学校师生、社会公众关切问题,不断提升办学治校的公开度透明度。

本学年是学院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随着新桥校区的启用,学院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学院“两高一本”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院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积极向教工、学生及社会展示办学成绩、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和双高建设成果等,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汲取各类办学建议,为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提供科学化的信息保障和支持。

(一)加强安全管理,严格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

学院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要求,统筹学校所发布信息的保密审查要求,妥善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严格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程序,强化相关人员的纪律意识和纪律观念,进一步完善审核制度、规范运转流程,确保涉密信息不公开,公开信息不涉密,切实做到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和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的有机统一。

(二)优化信息发布平台渠道增强信息公开实效

学院断完善信息公开平台和渠道,实现信息公开渠道多元化,以便公众便捷地获取资讯。充分利用教职工代表大会、院长办公会、教师代表座谈会等各种校内会议,以及校园官网和OA系统通知、公告、新闻等载体,切实做好校务公开。积极拓展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今日校园、易校园等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畅通学院、师生和社会公众的沟通渠道,促进对学院重要决策的宣传解读,强化意见反馈。

(三)强化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学院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社会反响,对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学院以持续完善为原则,加强新闻发布,将学院发展规划、学年总结、工作要点、专业建设、学风建设、科研工作、招生工作、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率、有关专项工作等学院重大、重要信息及时公开,使学院内部及社会知晓学院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接受公开评议和社会广泛监督。

二、主动公开情况

(一)学院官网信息公开发布情况

学院官网及时准确发布学院重大事件和重要信息。2023-2024学年,学院官网新增信息2597条,其中学院信息公开专栏公开信息66条,综合新闻319条、招标公告198条,专题网站中新增招生信息32条、就业信息67条。

(二)利用新媒体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1.本学年通过学院OA系统公开正式文件125件,决定事项57件,其他事项以通知、简报等形式面向全校或校内一定范围内公开信息发放《学生手册》4700余本

2.充分利用《安徽交院报》、广播台、宣传橱窗等阵地,发布学院新闻要情,使学院师生员工及时了解院务活动情况。编辑出版《安徽交院报》8期,编辑制作广播节目1065余期。

3.学院使用“四海资讯红足”微信新兴载体,创新开展信息公开工作,向社会公众和校内师生员工主动公开信息。2023-2024学年度官方微信发布278条,粉丝数达29738人。

(三)其他渠道信息公开情况

1.学院校园网设书记院长信箱服务平台,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关注师生意见和建议,重要信息直接转呈院领导批示办理,保证信息公开渠道畅通,本年度共接收师生意见建议4条。书记院长信箱已逐步成为在校师生及社会公众与学院联系沟通的重要窗口,切实解决了师生的实际问题。

2.通过会议传达信息。召开党委会、院长办公会、中层干部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各类工作会、座谈会等有关会议公开学校有关重要事项信息。

三、重点工作公开情况

(一)招生信息公开

在学院官网和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中,开设了包括招生章程、招生计划、招生条件、录取规则、招生咨询等专栏,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做到内容全面真实、及时准确,招生录取全过程公平、公正。在高考填报志愿及录取期间,学校通过设立招生咨询接待室、开通招生咨询热线等方式为考生提供咨询服务。本学年内,未发现有违规招生情况发生,也未收到任何关于违规招生的举报材料。

(二)财务信息公开

学校年度财务预算,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学院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主动公开财务预算、决算信息。认真做好财务收费信息公开工作,向社会公示教育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并将财务和资产、学生资助等管理制度在学院网站予以公开,保障了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院依法办学治校。

(三)招投标信息公开

学院仪器设备、图书等物资设备采购和新校区重大基建工程均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除在安徽省政府采购网发布招投标信息外,在学院官方网站开辟“招标公告”专栏予以发布,学年共发布198条招标信息。

(四)人事信息公开

学院人事工作按照“公平公正、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探索人事信息公开的途径,为便于师生员工和社会监督,在“人事师资”栏内主要公开了学校教职工招聘信息、教师人事争议调解办法、干部任免以及人才工作信息、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办法等。

(五)纪委工作情况信息公开

完善学院纪检监察网站信息,对学校纪委办事流程、工作动态、校纪法规、组织学习情况、学习资料、举报渠道进行公开。

四、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信息情况

(一)2023-2024学年度学院受理申请公开0件次。

(二)2023-2024学年度学院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对不予公开的信息不予公开。学院收到不予公开申请0件次。

(三)2023-2024学年度学院无依申请公开的收费、减免情况。

五、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

2023-2024学年度,未收到师生员工、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师生员工对学院信息公开工作比较满意。学院通过信息公开工作,保证了学院各项工作公开、透明,保证了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权利。

六、因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

2023-2024学年,没有针对学院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复议、诉讼等情况。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23-2024学年,我校着眼事业发展大局,结合工作实际,多措并举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始终将社会公众最关注、师生员工最关切的信息作为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但仍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信息公开渠道和方式的整合优化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部门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和时效性需要进一步提升等。

今后,学院将着力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公开规章制度。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按照上级信息公开工作的整体部署,结合当前学校信息公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启动相应规章制度文件的修订完善工作。

)进一步提升信息公开水平

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宽和丰富信息公开载体和形式,创新信息公开方式方法。充分了解广大师生和社会需求,主动回应师生关切,更加有效地落实信息公开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不断深化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考评制度,强化信息公开 工作的考核评价,不断思考创新工作思路,引导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探索信息公开工作的新方式新渠道,以信息公开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工作效能。

八、清单事项公开情况表

对照《四海资讯红足信息公开目录》,逐项对照列出学院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网址链接,详情见附件。

本报告的电子版可以通过四海资讯红足信息公开平台(/xxgk/xxgknb.htm)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四海资讯红足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联系电话:0551-63411981

附件: 《清单》事项公开情况表


                                                                                                                                                         2024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