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开展人文论坛 提升学生素质

作者:文理科学系     发布日期:2014-03-07    查看次数:

3月5日晚7:00,我院人文论坛本学期第一期(2013—2014学年)系列讲座(八)在北区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文理科学系副教授钱晓红带领大家一起——品读《西厢记》,我院大一各班级400多位同学到场聆听。

钱副教授用PPT从《西厢记》中“长亭送别”的一幅画面引出主人公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并从它的主题、人物、艺术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四个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此剧。 “‘愿普天之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西厢记》的主题思想。”钱f副教授说,“剧中与无情相对立的婚姻观体现了它的进步性。它让我们懂得,真正的爱情是那样的美好,是那样的值得期待,真正的爱情是存在于人间的,并且是可以追寻、应该而且必须去争取才能够得到的。”随后,她又从著名评论家金圣叹对该剧人物的概括着手,对崔莺莺这个人物作了更深刻的分析,“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这句诗歌体现了崔莺莺美丽多情却又深沉含蓄,且具有叛逆精神。钱副教授还为大家详细解读了《西厢记》戏曲语言之美,如“长亭送别”的唱词脍炙人口,先排列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和霜林醉五个秋季景色,后用“总是离人泪”点睛,恰到好处的衬托了人物。她说,《西厢记》在戏剧冲突、结构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对明清两代文学创作具有重大影响,明中叶后爱情文学兴盛还形成“西厢”模式,对《牡丹亭》、《红楼梦》都有很大影响,它是弘扬中华文化、阐释国学不可多得的著作。大家多阅读经典、了解经典会从中获得不少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