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晚,由学院文理科学系、团委联合打造的《交“享”之声》思政公开课品牌在新桥校区体育馆正式推出,第一季主题为“信仰·青春·力量”,标志着我院“大思政课”建设再上新的台阶。院党委书记杨菲铃,党委副书记、院长孙晓雷,院领导季传友、梁洪波、陈明、龚桢、喻谨,巡视组领导黄磊、许战,以及各系、处主要负责同志,全院师生2500余人现场聆听,3000余人通过学院微信视频号、“行思交院”视频号线上观看,这场思政公开课取得了热烈反响。
正式开课前,现场播放了学院思政实践研修成果、2024年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作品《一“路”风华》,该作品获全省高校视频类一等奖第一名。思政公开课由青年学生与老师对话展开,从1840年前后孱弱的中国开始,回顾到1900年的中国,让师生们感受到了信仰缺失的中国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现实。情景诗朗诵《少年中国说》点燃了全场的氛围,师生们的爱国之情瞬间迸发,众多师生潸然泪下。
第一篇章 觉醒的青春
公开课第一部分名为“觉醒的青春”。在多位年轻思政课教师的讲述中,追随历史的脚步,从《新青年》杂志创办讲到五四运动爆发,再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师生们一起重温那段艰难的岁月,聆听“信仰的力量”。情景舞蹈表演《觉醒》展现了那一代觉醒青年坚定的信仰与崇高的爱国热情,师生们再一次被深深打动,掌声与泪水在现场交织。

第二篇章 奋斗的青春
公开课第二部分名为“奋斗的青春”。思政课老师们讲述了奥运健儿刘长春“单刀赴会”、出征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的情景,描述了年轻红军战士用坚强和毅力赢得了中国革命征程上两万五千里“马拉松”的壮举。情景表演《长征》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再现了长征的壮丽史诗,激昂壮阔的音乐与刚劲有力的舞蹈动作完美结合,演员们的表演充满激情,将观众带入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思政课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情景表演《黎明》生动演绎了牢狱中方志敏的宁死不屈,而他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描绘了未来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再次直击师生们的内心。
第三篇章 奋斗的青春
公开课第三部分名为“追梦的青春”。思政课老师深情地讲述着:中华民族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不仅洗掉了“东亚病夫”的耻辱,而且可以自豪地平视这个世界!精彩的“奥运集锦”视频片段,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从一个人的奥运,到十四亿人的奥运,中华民族实现了蜕变!艺术团同学们的情景舞蹈表演《有我》,让我们看到了青年的担当,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现代中国的盛世辉煌。在公开课的最后环节,思政课老师们带领同学们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全场师生同唱《我爱你中国》,高呼“无奋斗,不青春”,师生手中挥舞着国旗,将思政课现场点燃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
思政公开课结束时,现场师生意犹未尽,迟迟不愿离开。大家耳边回响着:1840年前后,我们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如此不堪一击?进入20世纪后的短短20年,我们为什么开始变得如此有力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艰难历程?是什么引领和支撑我们走出了一条如此坚定的道路?从新中国建立到新时代,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艰难历程?又是什么引领和支撑我们走出了一条如此辉煌的道路?青年学子的一次次追问,思政课教师们的一次次深情讲述,参演同学们的精彩演绎,不仅让师生们一次次感动,更是深刻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青春的责任。贯穿整场思政公开课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让数千名师生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