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教学工作 >> 正文

学院思政教师开展2022学年春季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活动

作者:文理科学系     发布日期:2022-04-04    查看次数:

4月2日下午,文理系思政教研室召开2022学年春季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会。系党总支书记昌希灿,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王珏出席备课会,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参会,会议由思政教研室主任燕艳主持。

此次集体备课围绕2021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六、七、八章三个章节的内容进行交流研讨。杜晓婉、赵婧和燕艳三位老师分别对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课件的制作思路和内容安排进行了主旨发言。与会老师认真听讲,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补充。秦丽老师围绕第六、七章的内容,建议在开篇导入时,提纲挈领,先对章节内容进行整体梳理,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吕中国老师建议其他老师在备课时可以把一些好的视频资源共享,比如《这就是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百炼成钢》等等,这些好的视频可以丰富课程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周欢珍老师提出,燕艳老师在讲解第八章的授课思路时,重难点突出,紧密结合时政热点,将最新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合到了授课过程当中,真正把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但在真正授课过程中,还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对教学内容要做好取舍,同时添加一些生动的例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明白。

昌希灿总结指出,在授课过程中一要大道至简,讲到学生心里去。知识点讲授要贴近学生生活,建议可以介绍伟人的成长历史背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进而学会正确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二要注意讲课方法。要讲故事,讲关键大事件,引起学生兴趣。三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对历史大背景进行梳理时,既要系统化整理内容,又要着重联系古今时政热点作系统对比,层层递进,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珍惜当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全球观。如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要打开眼界,关注国际实时动态,把国际史实和当下我国发展历程结合起来,用生动的党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通过此次集体备课,全体思政课教师更进一步领会了要把教材内容吐故纳新,及时补充和深化的要义,对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文理系 郑仁璐 卞明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