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根据团中央下发《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及学院团委工作要求,6月21日至24日,航海系“逐梦青春”团队赴石台县仙寓镇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1:大手牵小手,一起跟党走
关爱留守儿童,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红色”扣子具有重要意义。6月21日,实践团队赴石台县珂田中心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一起跟党走”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党史知识宣讲、讲解端午节文化、普及航海知识、赠送书包等方式引导留守儿童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拓展航海知识,提升爱党爱国意识。实践队员们用红色温度陪伴成长,不仅给孩子们送去了爱心、带去了欢乐,还培养了孩子们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了孩子们创新思维。在“心与心”的对话中,将红色火炬代代相传。少年儿童与团员青年们共同抒发了“感党恩、跟党走”的深情。




活动2:红色电影送下乡,文化惠民助振兴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为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6月21日晚,实践团队赴石台县珂田村为当地村民播放红色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村民广场上熙熙攘攘,大家纷纷搬来小板凳,“小银幕”点亮了这里的夜生活,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免费看到大片,打通了文化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现在正是农忙的季节,村民白天忙着庄稼上的事情,听说晚上要放映红色电影,正好可以借着这场观影的活动,好好放松一下,感受峥嵘岁月。露天观影的热闹氛围让村民的生活一下变得丰富起来。村民与同学们聚在一起看电影,坐在一起听故事,共同重温往事,共叙乡村振兴美好愿景。


活动3:理论宣讲进乡村,学思践悟新思想
6月22日,实践团队前往石台县仙寓镇珂田村开展了“理论宣讲进乡村,学思践悟新思想”主题活动,并与当地达成合作意向,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揭牌仪式在珂田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仙寓镇副镇长胡传巍表示此次与四海资讯红足航海系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不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也是进一步促进校地联系、合作,切实做优做实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仙寓镇将以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契机,不断强化活动设计和内涵挖掘,扎实做好资源整合、服务对接和安全保障等工作,努力为青年大学生搭建好学习锻炼、增长才干、贡献力量的平台。

实践团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李亚伦同学做了题为《把开展主题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的专题报告,建议乡村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坚持问题意识才能加强主题教育的针对性、指导性、实效性。贺玉杰同学做了《厚植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宣讲,从思想道德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文明创建工作、创新乡村治理、健全工作机制五个维度建议乡村在奋力开启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要着力繁荣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努力实现在乡村振兴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文化先行。团队在活动中坚持内容贴近实际、形式创新丰富,使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入耳入脑入心,进一步打通理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活动4:探究富硒农产品 调研产业促发展
6月23日,实践团队前往石台县大山村见山电商文化体验馆进行学习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亲身体验、观察学习等方法了解到茶叶的生长、加工、售卖的现状以及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电子商务助农新模式,同时通过团队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网络平台帮助当地人民宣传。


实践团队系统了解了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乡村振兴现状,对当地的发展优势和劣势以及实现产业振兴和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团队成员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承担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使命,需要脚踏实地,努力将自己所学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发展乡村产业,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争取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磨炼意志、砥砺品行的有效形式,是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重要舞台。航海系“三下乡”实践团队坚定不移跟党走,做好党和人民的生力军,以切实为群众办好实事为着力点,践行使命初心,厚植爱农情怀,赋能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让青春在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绽放绚丽之花。(航海系 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