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进我院骨干院校建设和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水平,11月21日,在副院长王丰胜亲自带领下,土木系骨干教师王东、齐永生、王守胜、王林攀、薛佃立等一行,应邀参加由安徽公路学会举办的“以工程策划为导向的高速公路系列技术创新研讨会”。会议分为实地参观和专家讲座两个部分。
11月21日下午,参观了徐明高速五河淮河大桥。该桥为主跨246米柱式独塔非对称斜拉桥,采用一种世界首创的拉索体系—同向回转拉索,拉索连续绕过索塔,锚固于主梁两侧。索力以环形径向压力的型式作用于索塔,直接成为塔柱的环向预应力。采用菱形塔柱,角度正,导管出塔早,混凝土用量消减,塔柱风阻也降低。与传统拉索体系相比较,从根本上控制了锚索塔壁拉应力。引桥采用全体外预应力,体外预应力筋形成一种隐式拉索系统,可对结构受力状态进行调整。该技术将推广用于在建的芜湖长江二桥28Km引桥及接线桥中,并采用一种全新的工厂化结构—体外预应力、节段预制、轻型薄壁箱梁。桥面铺装更是在世界上首次采用聚氨酯改性聚合物超薄层钢桥桥面铺装,其更强、更韧、更稳、更轻的技术,打破了环氧、沥青铺装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将从根本上解决钢桥面铺装的质量病害问题。
为减少平原区高速公路普遍存在的填土较高、中央分隔带较宽、中央分隔带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徐明高速公路创造性地采用钢管混凝土桁架组合梁、低高度密肋式T梁、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矮塔斜拉桥等形式降低桥梁高度;全线采用新泽西护栏以减小中央分隔带宽度和提高分隔带安全性能;为了保证质量、提高施工速度,首次采用工厂化的现场预制、现场拼装的装配式混凝土涵洞或通道。
11月22日上午,会议邀请了徐明高速建设办主任郑建中、总设计师胡可、安徽交通投资集团建管部主任工程师于春江分别作了“徐明高速公路工程策划与技术创新”、“柱式塔斜拉桥设计中的创新思维”、“聚氨酯改性聚合物超薄层钢桥面铺装技术”的主体报告。
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和专题讲座,与会代表感慨万千,收获颇丰。正如省公路学会技术指导刘效尧在总结发言时提到的,安徽交通建设科研,正从求大、求量向求创新、求实用、求经济的方向良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