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春力量,土木工程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土木工程系团总支组织“和合兴乡”兴农人,汇智赋能我筑梦实践团队,走进淮南市望峰岗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基层工作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变化。


1.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老煤区的新生机
兴农人团队来到淮南谢家集区望峰岗镇镇政府,望峰岗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王娜介绍了当前本镇的基本状况及乡村振兴的相关举措。望峰岗镇作为最早一批煤炭开采区,在长达60余年的煤炭开采过程中,域内遗留有大片的采煤沉陷区,导致地表无法新建房屋、开垦耕地,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带来极大影响和挑战。二道河、淮河两条河流流经该镇,带来丰富水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防汛压力。因此,在供给测结构改革域内煤矿全面关停后,如何“因地制宜”、“变废为宝”成为当地领导班子乡村振兴的主要议题。

2.因地制宜践行者,“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
在镇两位委员的陪同下,兴农人团队实地探访了陶圩村无花果、西红柿种植示范园,耿皇村千亩水产养殖基地,周郢村黑鱼定向养殖基地,展示了望峰岗镇因地制宜打造美好乡村的“三条路线”。
老牌蔬菜基地焕新颜,打造城市后花园
陶圩村位于镇政府背后,毗邻城市主干道,交通便利。在村委书记的介绍下,村内应台孜西红柿基地久负盛名,以农家肥+科学种植为基础,是省农科院定点扶持项目,所产西红柿口感极佳,还原了“过去的味道”,无花果采摘园发展态势迅猛,在采摘市场上供不应求。同时,充分利用本村采煤沉陷区面积小水浅的优势,种植了观赏莲优化景观环境,以城市后花园为定位打造休闲农业游乐区。



变“废”为宝, 擦亮“水文化”、“农业文化”品牌
耿皇村紧临二道河、淮河两条河流,采煤沉陷区面积大水深,耕作资源不足。镇政府因地制宜,盘活域内采煤沉陷区、未开发的芦苇荡,开发水产养殖业。以“罗氏虾”等水产为代表打造农业品牌,并根据沉陷区深浅调整养殖品种,打造出耿皇村千亩水产养殖基地。2022年,耿皇村全面开启“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建设项目。


一产二产有效结合,惠农惠企巩固乡村振兴成果
最后一站,兴农人团队来到周郢村,因受到采煤沉陷影响,该村产业基础薄弱,集体经济缺乏支柱性产业。为减少双招双引企业“味咚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黑鱼采购和运输成本,巩固招商引资成果,镇政府量身打造周郢村黑鱼养殖实验基地。今年五月,首批数十万尾约7万斤从山东微山湖引进的黑鱼鱼苗进入养殖塘,接下来还有5批鱼苗会陆续到达,预计年产值能达到3000万元左,促进一产二产的有效结合,为乡村振兴增色添彩。参观过程中,兴农人团队成员也体验了黑鱼喂养。


3.砥志研思新征程,笃行致远再出发
“出门一把锁,回来一盏灯”几乎是所有乡村留守老人的真实写照,在感受当地发展的同时,当地民政工作人员带领兴农人团队来到当地高龄独居、空巢老人的家中送去慰问品。


这次活动中,团队成员领悟到“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