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土木工程系于4月2日晚在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办校园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活动通过“视听警示+案例解析+教育总结”三维模式,构建沉浸式安全教育场景,吸引了240余名在校生参与。

沉浸式观影:教育警示入脑入心
活动在央视网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第二集《上学》中拉开帷幕。《人生第一次》撷取了12个对中国人意义重大的人生断面,时间上贯穿于出生、上学、成家、立业、养老等人生中不同的阶段。随后的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反诈中心发布的校园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片中,以大学生高发诈骗类型为蓝本,采用“动画模拟+情景剧再现”等形式,重现网络游戏充值、兼职刷单返利、冒充熟人、冒充客服以及冒充公检法这5类大学生常见受诈骗局。片中穿插公安反诈专家实时解说,最后以反诈主题说唱形式结尾,采取寓教于乐、传播新颖的方式,深度解读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常见知识,针对00后学生群体效果显著。

靶向式剖析:案例通报敲响警钟
在案例通报环节,梅维朝老师结合本学期安全台账,披露了一例近期发生的典型学生受诈案例。“3月24日,我系24级一名新生,因下载某网络交友软件,在平台客服诱导下进行充值返现活动,最终受诈骗损失1万元。”梅老师以最新案件为引,结合此前多起学生受诈典型案例,详解犯罪分子的“天上掉馅饼”、“心理诱惑”、“冒充权威”等套路,给在座的同学们再次敲响警钟。
教育性总结:全员共筑安全屏障
据公安部门反馈,近期有不法分子诱导青年聊叙低俗不当内容或录制视频实施敲诈勒索,以及多起冒充“百万医疗保险”客服电话的诈骗案件。再次提醒同学们,深刻吸取教训,切实做好班级反诈宣传,寝室内部成员互相督促,增强防骗意识和能力,不随意听信,不轻易转账,不侥幸盲从,共同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心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