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教学管理 -> 正文

2017年安徽省高职高专骨干教师“双师”培训总结

作者:土木工程系 发布日期:2017-09-06

2017年安徽省高职高专骨干教师“双师”培训总结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双师”培训

为加强四海资讯红足土木工程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为建设能适应新时期高职高专素质教育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添砖加瓦,在土木工程系王常才主任的带领下,土木系教师彭玲、李里、施晓青、袁和勇、葛松、史晴晴老师于2017年7月18日至7月28日参加了为期11天的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17年安徽省高职高专骨干教师“双师”培训项目——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双师”培训,收货颇丰。

 

一、培训内容

此次培训形式多样化,有骨干教师讲座、实践操作、专题报告等形式,培训内容丰富,以下将培训内容作简要介绍。

在《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建设研讨》讲座中老师们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到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是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讲座结合美国创新创业教育成功案例,生动的向大家展示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建设的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果。高校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改进课程,强化实践;大力推进高校与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教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也至关重要。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6+★”课程体系建设》介绍了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职业行动领域分析与归纳、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6+★”课程体系构建等内容,并展示了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的特色和成果。融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优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融合创新专业教学模式、开发慕课微课程资源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等,值得学习。

  

专题讲座

皖西学院秦凤艳副教授的专业报告《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六安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的《混合式教学的探讨》、《信息化教学汇报》《大规模开放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专题研讨》等专题讲座、报告则是从教学方式方法上探讨如何将信息化技术、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选派专业教师到本地优秀企业学习工作,获取工程技术经验,同时引进企事业单位经验丰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信息化技术结合专业特点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等均有效的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为期7天的实操课程包括建设工程招投标文件制作、招投标管理软件、沙盘操作,BIM软件操作及BIM施工项目管理应用等,跟着专业培训教师的讲解和演示,现场进行软件、沙盘的操作训练,提升软件操作技能。通过培训开阔了眼界,掌握了新的操作技能,在实践动手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提升了我们专业实训指导能力,并且起到了强化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能力的效果。

 

沙盘模拟

二、培训体会

1.加深了对“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的认识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在目标上突出职业性、实用性,使学生成为专业技能强的专门人才,那它的理想教师就必须是学深艺高的“双师型”专门人才。通过“双师”培训学习了解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到专业建设,如何进行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了解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实验区建设。掌握如何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掌握建筑工程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教学重难点和授课技巧,对于全面提高教师的授课及实训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次培训,系主任亲自带领6名教师参加培训;培训期间,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亲临培训班级,对各位老师的学习生活极为关心,尽最大的努力让各位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各位授课老师也冒着酷暑天气,克服生活困难按时上下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培训期间也得到最好的诠释。

2.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多种教学方式灵活转变应用,加强学生实习、实训课程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认真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会乐意去学并且爱学,才能体现我们的新课堂,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双师”素质教师培训是一个加深彼此了解和友谊的平台

来培训的老师来自全省各地,大家所教授的专业不尽相同,对建筑专业课程的了解各异。大家在短短的11天培训的时间里,彼此交流各自学校的情况和办学特色,交流教学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取长补短,增进了友谊,加深了了解。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形成团队意识。

培训学习让我们有很多的话题可以一同交流和探讨。我们有很多的观点可以一起抒发和碰撞。每一次学习后,我们都能踊跃发言,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想法,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从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谈到重难点的确定,从课堂上学生的自读自悟谈到教师指导策略的运用,从情境的创设谈到学生发展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每一次的小组式研讨,我都能积极参与,珍惜发表自己见解和观点的机会,使自己能与他人有更多思维碰撞的机会。评课时,专家的点拨更使我受益非浅。我在学习中始终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信条,坚持和其他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交流各自的感受与作业,使自己能博采众长、开阔视野。

4.深刻意识到更新教学观念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后,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提高实训质量受益匪浅。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多学习一些教育新理念,开拓思路,不断探索,为专业课的课程改革和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